http://m.007sbw.cn 2014-09-10 09:55 來源:中國能源報
儀控系統(tǒng)(DCS系統(tǒng))是核電站重大關鍵性成套設備之一,扮演著核電站“神經中樞”的角色,對保證核電站安全、可靠及穩(wěn)定運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集約化、標準化、規(guī)?;男码A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DCS系統(tǒng)的工程應用對我國核電項目的建設意義重大。
2013年11月14日,“國家能源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tǒng)研發(fā)中心”落戶單位——北京廣利核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利核”)完成陽江核電5、6號機組核級DCS工程樣機系統(tǒng)設計,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核級DCS系統(tǒng)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日本后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而廣利核也成為繼美國西屋、英維斯、法國阿海琺、日本三菱之后,全球第五家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核級DCS的企業(yè)。
就國產DCS系統(tǒng)能否滿足我國核電建設的要求、如何應對核電技術升級等問題,記者日前走進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下屬的廣利核,采訪了該公司總經理江國進。
不再受制于人
中國能源報:DCS系統(tǒng)是核電重大成套設備之一,如何理解其國產化和自主化的意義?
江國進:對于DCS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其國產化尤其是自主化的意義主要在于三點:第一,能使核電工程進度尤其是調試期進度的調控完全掌握在核電工程公司和業(yè)主手上,不受制于人;第二,進一步保障信息和網絡安全;第三,能夠降低核電建設和運維成本,國內在役核電機組的DCS基本都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而國產核電DCS系統(tǒng)在性價比上有很大優(yōu)勢。儀控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如果過于依賴進口,后續(xù)備品備件以及運維服務難免存在問題。因此,核電DCS實現自主化、國產化,對我國核電的批量化建設有著非常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中國能源報:據我所知,廣利核參與了中廣核多個核電機組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你們主要起到了哪些作用?
江國進:廣利核承擔了中廣核紅沿河、寧德、陽江、防城港項目共14臺CPR1000機組非核級DCS的供貨,目前已經完成13臺機組DCS設備的交付,迄今為止沒有一臺機組因為DCS項目造成延誤,其中5臺機組已經順利商運。通過參與這14臺CPR1000機組的建設,廣利核率先在國內實現了非核級DCS的100%自主化和國產化,并不斷增加核級DCS部分的工作內容,使得項目的DCS綜合國產化率穩(wěn)定提升。目前,廣利核還承擔著中廣核陽江5、6號機組和華能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的全廠DCS供貨任務,待這兩個核電項目商運時,將實現核電DCS(包括核級和非核級)100%自主化和國產化的目標。
除了設備的如期交付,核電DCS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用更是對機組順利商運的有力保障。自主DCS設備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在項目執(zhí)行中得到了充分驗證,能夠滿足各個系統(tǒng)的調試需求,而且與國外同類設備相比,自主DCS系統(tǒng)在數字化操作規(guī)程、報警管理和顯示、流程圖畫面等軟件功能以及硬件性能方面更貼近電廠用戶需求。
中國能源報:DCS國產化和自主化對項目運作管理體系的依托是否很重要?
江國進:是的。通過14臺CPR1000機組的批量化建設,中廣核“嘗到了DCS國產化的甜頭”,而廣利核則“積累了DCS自主化的經驗”,這中間發(fā)揮關鍵作用的正是中廣核(包括其下屬的工程公司、設計公司、各業(yè)主公司以及廣利核)在DCS方面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項目運作和管理體系。在這套體系中,廣利核很好地擔負起了非核級DCS設備供應商的角色,并且充當了核級DCS測試裝配、系統(tǒng)設計、應用V&V的主力軍,才有機會為中廣核規(guī)?;⑴炕ㄔO核電發(fā)揮作用。正是由于工程公司秉承AE理念,在項目管理上實現了一體化運作,才能憑借更加貼合實際的計劃統(tǒng)籌和優(yōu)化的資源配置,大幅提升協作效率,加快現場問題響應和解決的速度,保證了中廣核5臺CPR1000機組的成功商運和其他幾臺機組的順利推進。
可面向所有堆型
中國能源報:眼下核電技術不斷升級,三代技術將成主力。核電DCS系統(tǒng)是否也需要更新換代?
江國進:核電站不同“代”的劃分主要依據為核蒸汽供應系統(tǒng)(NSSS)設計技術及特征,由于儀控系統(tǒng)不影響NSSS系統(tǒng)整體設計,因此儀控系統(tǒng)的發(fā)展并不嚴格與核電站的“代”同步。例如,三代核電站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采用全數字化儀控系統(tǒng),但實際上目前新建二代/二代改進型核電站基本上也已經實現了全數字化儀控系統(tǒng)設計,原來采用模擬技術的在運核電站,通過設備改造也在逐步實現儀控系統(tǒng)的數字化。
隨著核電DCS技術的成熟以及在核電站的逐步應用,目前世界各主要數字化儀控廠商均采用了“通用平臺+應用開發(fā)”的模式,即以通用的數字化儀控產品平臺為基礎,結合特定電站的需求進行工程應用開發(fā),從而實現向實際電站進行供貨?;谕ㄓ闷脚_的數字化儀控系統(tǒng)可以在不同“代”、不同堆型的核電站中應用。
中國能源報:DCS產品對三代核電的通用性如何?
江國進:廣利核公司已經通過新機組建設和在役機組改造實現了非核級DCS平臺在M310、CPR1000、CNP600、ACPR1000等多種堆型上的應用覆蓋,成功實現了自主化核級DCS平臺FirmSys(和睦系統(tǒng))在M310、CPR1000核電機組中部分核級儀控系統(tǒng)改造項目上的實際供貨,完成了ACPR1000(陽江核電站5、6號機組)及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核級控制保護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正在開展樣機鑒定工作,依托國家重大專項,完成了FirmSys在AP1000、EPR等核電機組的應用解決方案研究,已經具備向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站提供反應堆保護系統(tǒng)的能力。
人才技術仍需儲備
中國能源報:在核電項目的建設投產中,廣利核的DCS研發(fā)制造遇到過哪些困難?
江國進:核電DCS是一項技術密集型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其核心技術長期為國外所壟斷并設置了眾多技術壁壘,要實現DCS尤其是核級DCS的完全自主化和國產化,真正掌握其核心技術,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
過去數年的時間里,廣利核充分利用在快堆、CPR1000堆型等實際工程項目中積累的經驗,精心制定產品研發(fā)計劃,同時依托國家重大專項的課題研究,通過與行業(yè)專家、業(yè)主單位合作,積極與國家監(jiān)管機構溝通等多種方式,攻克了安全級網絡通信、算法軟件編譯工具、系統(tǒng)鑒定等諸多關鍵技術。當然,在這里也希望國家在政策層面能夠繼續(xù)加強在核電DCS研發(fā)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國能源報:能從行業(yè)角度介紹一下當前國內核電DCS發(fā)展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嗎?
江國進:隨著國內核電市場的擴大,整個行業(yè)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而核電人才的培養(yǎng)通常都有一個較長的周期,需要經過實際項目的鍛煉才能真正獨擋一面,尤其是數字化儀控領域的起步較其它核電裝備行業(yè)更晚,人才尤為稀缺和寶貴,不下力氣狠抓骨干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和留用,將會對國內核電DCS產品的研發(fā)和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影響。
另外,DCS產品的元器件更新換代較快,要保證系統(tǒng)和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需要實現以基地為中心的理念轉變,建立一個快速的備品備件和服務響應機制。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還應當注重新技術的儲備,研發(fā)更加可靠、性價比更優(yōu)的產品,最大程度地滿足核電工程現場應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