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007sbw.cn 2022-06-22 15:18 來源:世界先進制造技術(shù)論壇
在2012年3月以7.75億美元并購Kiva Systems,以于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部署Kiva機器人的Amazon,十年后發(fā)布了該公司首款全自動化的行動機器人Proteus,并準備將它們部署在履行中心與分揀中心(Sort Center)的GoCart購物車處理區(qū)域。
Proteus(下圖)與Kiva的外形及功能其實很類似,它們都是圓扁型的配送機器人,可扛起購物車并將它們運送到正確的位置。進化后的Proteus體積比Kiva略小,看起來很像一臺掃地機器人,與Kiva最大的差別在于它采用了更先進的安全、感知與導(dǎo)航技術(shù),使得Proteus能夠與人類進行安全的交互,不必像Kiva一樣被局限在特定的無人區(qū)域運行。
Amazon已于2015年將Kiva Systems更名為Amazon Robotics,現(xiàn)為Amazon的子公司。Amazon表示,十年前買下Kiva Systems只是一項有趣的收購,如今卻已壯大成為一個專門的機器人專家團隊,擁有工程師、軟件開發(fā)人員、人體工學(xué)專家,以及徹底改變Amazon運營的其他專家,現(xiàn)階段Amazon已于全球采用了十多種機器人系統(tǒng),目的是讓員工與機器人能夠安全及和諧地共事。
由Amazon Robotics一手打造的機器人除了Proteus之外,還有負責(zé)揀貨的Cardinal(下圖)。它內(nèi)置人工智能與計算機視覺技術(shù),也配備機器人手臂,不僅能讀取貨物的標簽并將它們放置在正確的購物車上,還能處理重型貨物,目前Amazon正在測試可舉起最多50磅(約22.7公斤)貨物的Cardinal,預(yù)計于明年就會在履行中心部署Cardinal。
另也根據(jù)員工的需求打造了Amazon Robotics Identification(AR ID)掃描設(shè)備,為了避免出錯,Amazon倉庫中的所有貨物到達每一個工作站的第一件事就是掃描,現(xiàn)在這些掃描與分貨都是手動的,而AR ID則可通過每秒拍攝120張圖片的攝影機來執(zhí)行掃描任務(wù),減輕員工的負擔(dān)并加速流程。
還有一個負責(zé)識別與訪問裝箱容器的Containerized Storage System,負責(zé)把已經(jīng)分門別類的箱子放置存儲柜,還能根據(jù)需求取得正確的箱子交給員工。
Amazon強調(diào),對于Amazon試圖以機器人取代人力的傳聞從未間斷,然而,在這十年來,Amazon雖然增加了52萬個機器人設(shè)備,但所添加的員工職缺卻超過100萬個,從買下Kiva Systems的那一天起,Amazon的愿景從未是人力與技術(shù)之間的二元決策。
很難判斷Amazon的Kiva愿景之說是否屬實,事實上,根據(jù)《Recode》近日取得的Amazon內(nèi)部研究文件,Amazon很可能在2024年就會消耗掉在美國的所有可用勞力,一旦勞力不足,代表Amazon的整個運營規(guī)模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就算Amazon曾經(jīng)想過要以機器人取代人力,似乎也情有可原。
該研究是根據(jù)某個薪資水平可獲得的人力,再縮小范圍至Amazon履行中心或分揀中心附近區(qū)域的人力所得出,其中,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都會區(qū)的人力在去年底就已不足,加州Inland Empire附近的人力今年底也會用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