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門見山!影響系統(tǒng)準確性,主要有三個因素:系統(tǒng)的硬件、系統(tǒng)的設置、系統(tǒng)軟件的算法。 系統(tǒng)的硬件 1、與準確性有直接關系的自然是你所選用的相機了。很簡單,測量同樣的物體,用低分辨率的相機和用高分辨率的相機,測量出來的結果自然有天壤之別了(具體計算方法,相信大家已經(jīng)知道)。另外相機的質量也很重要,舉個不很恰當?shù)睦樱阌脟a(chǎn)“虎丘”牌相機所拍出的相片,拿去跟人家德國“萊卡”拍出的片子比,能一樣嗎?! 2、鏡頭的選用也相當重要。這主要是因為鏡頭的畸變問題,用價格高昂的遠心鏡頭,自然能拿到較準確的測量結果。 3、最后,就是系統(tǒng)所用的“視覺卡”。因為視覺卡負責將相機拍下的視頻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并放進電腦的內存中去。如果在轉換或放置圖象的過程中,出問題的話,如:丟失了一些信息,自然會直接影響你的測量結果。 系統(tǒng)的設置 1、相機的設置。在主題文章“關于相機的標定”中,已經(jīng)討論過。為確保相機的成象面(CCD面)與被測物平行,因引要作“相機標定”。但是標定同樣也有“標”得準不準,“標”得好不好的問題。所以如果你在作相機標定時,“標”得不夠好不夠準,你就不知道你相機的設置是否是最佳狀態(tài)。那么你也就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測量的結果是最準的結果。 2、作完“相機標定”就要作“系統(tǒng)標定”。同理,如果你“系統(tǒng)標定”“標”得不好不準,或是你用作“標定”的那個“標準系統(tǒng)標定模塊”就不準,就什么都完了。 系統(tǒng)軟件的算法 由于“視覺測量系統(tǒng)”測量時,通常用的都是“邊緣尋找”算法。所以,系統(tǒng)準不準比的就是各家這種算法的寫法好不好。最基本的“邊緣尋找”算法有以下四種:硬性設定灰度值與亞象素結合;卷積算法;一級分解算法;二級分解算法。 不好意思這些名字都是我從英文硬翻過來的,以后有機會和大家討論“邊緣尋找”算法時,再詳細解說。其最不準的就是第一種“硬性設定灰度值與亞象素結合”算法,因為“亞象素”算法的精確度只能達到1/2個象素。這就是說如果目前系統(tǒng)的象素值==1毫米/象素,那么用這個算法就可以計算到0.5個毫米。而最后一種“二級分解”算法,據(jù)說用數(shù)學的方法可以證明出精確度可達1/20象素。
|
|
狀 態(tài):
離線
公司簡介
產(chǎn)品目錄
|
|
公司名稱:
|
上海波創(chuàng)電氣有限公司
|
聯(lián) 系 人: |
銷售部
|
電 話: |
021-50312147 58999663
|
傳 真: |
021-50312134 |
地 址: |
上海浦東新金橋路201號現(xiàn)代通信大廈715室 |
郵 編: |
201206 |
主 頁: |
|
|
|
|
|